凝血酶原时间(PT): 正常值:11〜15秒。
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X缺乏、低(无)纤维蛋白原血症、 原发性纤溶症。维生素K缺乏、肝病、口服抗凝药等。缩短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V增多、口服 避孕药、高凝状态、血栓性疾病(心肌梗死、心绞痛、脑血管病变)等。
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(APTT):正常值: 22〜36秒
延长见于凝血因子n、V、W、X、XI、M减低, 纤维蛋白原缺乏症,纤溶活力增强,抗凝物质存在等。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、血栓性疾病(心 肌梗死、心绞痛、脑血管病变)等。
凝血酶时间(TT):正常值:10〜15秒。
延长见于肝素或类肝素物质增多,红斑狼疮、肝疾病、肾疾病、 低(无)纤维蛋白原血症、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,缩短较为罕见。
血浆纤维蛋白原(Fib):正常值: 2.00〜4.00g/L。
纤维蛋白原是纤维蛋白的前体,在凝血的最后阶段,可溶性 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纤维蛋白,使血液凝固。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有助于了解凝血功能状 态。纤维蛋白即凝血因子I主要由肝合成,其参与凝血过程。当纤维蛋白原超过正常范围,即 表示凝血功能异常。
血液流变学检查,正常值: 0.4252〜0.4844。
血液流变学检査包括全血黏度、血浆黏度、血细胞比容、红细胞沉降率、红细胞聚集性、红细胞变形性、红细胞电泳,血小板黏附性、血小板聚集力、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等。主要反映 由于血液成分变化,带来的血液流动性和血液黏度的变化。
全血黏度
正常值:高切4.12〜5.01mPa .s,中切5.33〜6.59mPa .s,低切8.23〜10.78mPa .s。
意义:全血黏度增高常见于脑血管病、红细胞增多症、冠心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压、慢性支 气管炎、脉管炎、肺心病、结缔组织疾病活动期,链状血红蛋白症、白血病等疾病。
全血粘度偏低
全血粘度高切偏低可见于营养不良、甲状腺功能亢进、严重贫血、吸收不良综合征、门脉性肝硬化等。建议结合临床综合评估,专科就诊。
红细胞的变形性与血液黏度 正常值:毛细管黏度计检测法: 3.07〜3.95。
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状,它能通过比自己直径要小得多,甚至小好几倍的微 血管,这在微循环中具有特殊的重大意义。这充分说明红细胞具有明显的变形能力及很好的弹 性,若这种能力丧失(变形性或黏弹性),红细胞就不能通过比自己小的微血管,这时红细胞在 微血管中流动时的黏度也就增加了。
意义:高血压、冠心病、脑卒中、高脂血症、糖尿病、肺心病、肝疾病、周围血管病、某 些血液病及急性心肌梗死、休克、灼伤等疾病均可见红细胞变形能力异常。
红细胞聚集性:红细胞的聚集性是指红细胞之间聚集成一体的能力。
意义:血液黏度与血细胞处于分散状态还是聚集状态密切相关。血小板或红细胞在分散状 态时,血液黏度较低;血小板或红细胞处于聚集状态时,血液黏度增高,易致小血管阻塞。
红细胞电泳时间:正常值:15〜17.4秒
时间愈短、则表明红细胞间愈分散,聚集性减小;反之,若时间愈 长,反映红细胞更容易聚集在一起,使全血黏度增大。
意义:电泳时间延长常见于脑血管病、冠心病、动脉硬化、骨髓病、红斑狼疮、高脂血 症等。
血沉:正常值:魏氏自然沉降法,男性<15mm/lh;女性< 20mm/lh。
意义:增快见于生理性情况(运动、月经期、妊娠3个月以上直至分娩后3周、60岁以上 高龄者及年幼小儿)、各种炎症、组织损伤及坏死、心肌梗死、恶性肿瘤等。
血沉方程K值:正常值:男0〜62.69;女5.83〜72。
意义:K值增高反应红细胞的聚集性增加。